体适能动态
联系我们-CNPF
CNPF体培职鉴——官方服务平台
客服电话:400-1890-258
官网:www.chnpf.cn
合作邮箱:chntsn@163.com
近几年,儿童体适能运动项目、感觉统合功能训练等培训机构在国内各个地区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对幼儿体育的关注度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受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当前幼儿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从2010年以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可见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欠佳。由于城市化、小家庭化原因,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也在一个上升趋势,导致儿童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及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也影响着家长,部分儿童甚至同时参加了体适能训练和感统训练的培训项目。在实践和调查中发现二者训练内容有一定的重合性,于此,在实践当中提出将感觉统合理论融入到少儿体适能训练中的想法,希望能够提出创新、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
如今我们身处于智能时代当中,服务行业日新月异,出行工具多式多样,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加便捷、舒适。同时也存在着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办公环境局限等问题,导致成人的日常计划当中几乎没有“身体运动”这一规划。而对于儿童来说,由于1978年以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缺少玩伴,在家长繁忙的脚步带领下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再加上环境限制,很少有机会进行户外活动和一些群体行为,导致部分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现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社会适应能力差、身体素质差、性别错乱、感统失调等问题。感觉统合能力是学龄前儿童教育较为关心的一项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据调查报告显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onDysfunctionSID)在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感统失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总体来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原因,产妇孕期问题以及分娩选择剖腹生产的数量增加;二是后天环境刺激不足,主要句括社会性不足,亲子关系不足、都市化生活、过早使用学步车等违背儿童生理发展规律的因素。据了解在我国普通孩子中感统失调发生率为30%行为问题群体中发生率为60%,多动症群体中发生率为80%,孤独症群体中的发生率高达90%发生感统失调对个体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如果早期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到个体的一生。
二.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及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升。同时,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运动不足,全民亚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少数父母的教育目标,各种兴趣班压缩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的运动时间也随之被压缩,这是我国青少年儿童面临的普遍现象,弊端也日渐显现。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中屡次取得好成绩,但学校体育的尚未得到良好地发展,青少年儿童体质差、运动能力低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阶段是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从专业运动领域和大众体育领域的实践和突破中我们可以知道体能训练是运动领域中的一种高效锻炼方式,同时经过研究发现,体能训练在儿童的体育教育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具有全面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大脑发育、社会行为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内体育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少儿体适能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产业项目脱颖而出,逐渐影响大众认知和行为。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
据已有的研究数据表明,自1985年到2019年,我们国家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大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基于此,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文件中强调:在未来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勇于改革。要求身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一些教育科研类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需要,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儿童青少年体质的发展政策。儿童的教育要遵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4-6岁的幼儿来说,学前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体、心理、智力等全面地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在2010年至2020年10年教育期间,国家树立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是能够普遍学前教育。坚持科学地保护教育方法,给予幼儿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环境至关重要。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求未来国家的教育能够更加重视培养中小学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建立“健康第一”的学习理念口。
四.感觉统合理论的干预原理和内容
每个人都有感觉统合能力,并目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是逐步完善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好主要原因是接收信息较为单一或感觉刺激不足造成的,通过对儿童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可以让儿童的大脑发育更加完善田儿童在3-6岁时是感觉统合的最佳发展期,有学者认为4-8是为较好的发展期,但都不建议12岁以后。我们知道个体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很可能会伴随一生,虽然也可通过后天针对性地训练进行改善,但效果要因人、因时而异,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关键时期。
五.感觉统合干预原理
感觉统合训练即为感知运动整合训练,是一种根据神经发展的生物学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训练方法,在实践当中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的。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较早,理论体系比较完整,通常我们认为感觉统合的理论基础有以下5个方面来支撑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神经系统通过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时给出一定的信息,再反馈给大脑,不断地刺激大脑,使神经系统得到强化和发展
2.神经系统具有阶级性,人体的神经系统从婴儿时期开始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3.个体发育的连续性,个体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通过了解个体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找到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辅佐练习和干预达到正常发展神经系统的效果
4.个体适应性行为,我们知道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从易学到难学,由简单到复杂的。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自身不断地和外界环境适应达到自我提升和勇于挑战的目的
5.内区力,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行为上不够自信,来源于对自身以及外界环境没有熟悉,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就很难进行自我的实现,缺乏内在动力。因此在训练的过程当中需要强化感觉的输入和大脑的整合,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从而增强白信心,获得更高的内驱力。
六.感觉统合训练内容
引起感觉统合失调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在人体感统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外界的信息加以刺激,还要有各个器官的参与,这些器官是发育的基础,当机体得不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引起失调。感觉统合训练的核心就是通过外在作用和外在信息的不断刺激和输入,使各系统相通从而达到改善和促进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目的。
(1)前庭功能
前庭功能又称大肌肉平衡能力,前庭系统是人体的维持平衡的系统之一,它能够保持人体的站立、旋转和姿态的变化。导致人体失衡的原因是多种的,一般情况下幼儿的平衡出现问题时就需要考虑是否是前庭系统发生病变,或者发育不全。负责前庭功能的器官称作前庭器,太主要用于保持身体平衡,同时调整头部位置。前庭器官的组成主要有:椭圆囊、三个半规管、球囊。三个半规管负责旋转变速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变换位置和速度。球囊和椭圆囊负责直线运动和头部位置的改变,例如儿童直线往返跑的过程当中难以进行直线跑,喜欢转圈圈而不晕不累都与此相关。在身体活动中视觉本体感觉也参与到其中,再配合前庭器官达到维持身体平衡的效果。主要通过对空间知觉进行训练,例如拼图、前进后退、认识几何、书写等练习。
(2)触觉功能
触觉功能发生防御过度或防御迟钝的时候,通常使用冷热交替刺激、球池地游泳、大笼球等训练方法治疗。它是发育最早的感觉系统,在婴儿时期就开始发育,在整个组织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发育不好就会引起幼儿对外界信息敏感、慌乱或者不敏感迟钝,对自身和外界环境都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和应答。
(3)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主要位于关节、肌肉、肌腱中,它通过对身体运动是肌肉产生的伸展、旋转、曲直、推拉、收缩时传递的感觉信息进行收集,告诉集体如何运动和行动。当本体感觉失调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对各肌肉不能很好的控制,无法通过身体肌肉进行控制。无法堂握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能进行较好的运动和行动。
七.训练的阶段性计划
在教学设计的内容中包含了体适能训练的内容和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的基础训练内容。本人的课程设计思路是:首先需要将感觉统合理论和内容进行分析、分化,再根据体适能训练的内容和训练安排进行合理的融合。把训练计划分为三阶段进行教学:
七.训练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儿童教育的首要原则,4-6岁的幼儿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对危险和隐患没有躲避和预测的能力。由于神经系统容易兴奋,对外界事物好奇,没有判断能力,所以需要教育者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器材的选用上以及环境的选择上都要考虑到安全性,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求符合儿童生理发展,训练强度和时间的把控要科学合理,避免肌肉反复重复进行做功。器材的选用要求避免坚硬锐利,选择专用的训练器材。场地和环境要求通风,温度适宜,没有安全隐患。
2.趣味性原则
对于4-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该年龄段的孩子通常可以看到他们容易兴奋,见到新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理,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在生活中也表现出也容易疲劳的现象。这些特征导致了儿童难以进行长久枯燥的体育训练和感统训练所以在运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要内容丰富多变要求去复杂化,避免儿童理解不了教练的口今和安排器材的选择上要颜色鲜艳多彩,种类丰富。在课堂形式上体育游戏是较好的选择,如果进行针对性的肌群训练需要给儿童制定目标,建议在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下完成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训练目标,增强体质的同时加强儿童的合作竞争意识,规则意识以及运动潜能的发掘
3.全面发展的原则
在训练内容的设计上及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发展又要遵循其心理发展,首先是儿童的成长,例如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体态、身高、体重等等。其次是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要全面,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在4-6岁的儿童是发展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关键时期,在着重发展这两项内容的同时发展心肺和柔韧等。最后是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展要全面,该阶段神经系统的发展是最为迅速地,它的全面性包含了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等等。在训练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要兼顾其中,训练内容既要达到训练效果,又要养顾智力发展、社会适应性等等。设计者要有逻辑思维和教育情怀在其中。
4.科学性的原则
无论是进行感统训练还是体能训练,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根据个体的情况制合课的训练强度,结合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科学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八.结论
1.根据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选取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4-6岁儿童普遍出现感统失调的现象,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功能失调比例较高达到50%,触觉功能失调的儿童相对较少(25%)。
2.经过运动馆专业系统训练,学员感觉统合功能整体上在训练后相较于训练前都得到了提升
3.前庭功能在性别上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t2748,p-0008),具体对比差异可知,女生的平均值(4483),会明显高于男生的平均值(39.46)。
4.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体适能训练对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具有一定的显效,儿童体适能训练对4-6岁儿童的前庭感觉功能和本体感觉功能有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触觉防御功能的效果上不明显,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5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适能训练对4-6岁儿童前庭功能触觉防御功能以及本体觉功能都具有显著效果。触觉功能本体功能和前庭功能训练前后之间均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2.219
p=0.034 t=2.559,P=0.016,t=2.380 p=0.024)。
九.建议
1.体适能课堂对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融合了感觉统合功能训练的体适能课程对儿童的感统功能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因此体适能课程的设计者和研发者应多应用该方面的理论,进一步的加大课程大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2.建议体适能课程的上课时间适当延长,主要环节控制在35-45分钟,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后的整理工作尽量做到充分合理。
3.建议增加体适能课程的道具,尤其是感觉感统训练的一些道具,例如平衡类的和触觉防御训练类的器材,尽量选择色彩鲜艳的道具。
4.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较高,教育者,尤其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应多了解感觉统合理论的知识和训练方法。
5.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日常活动和行为习惯,多方面、多角度评价。